來源:建設集團 發布時間:2023年03月13日
公安縣麻豪口鎮黃嶺村,是湖北交投建設集團投資實施的“全域國土整治”示范區,黃嶺村3組,緊鄰公石省道,交通方便,四面環河,水源豐富,養殖小龍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?,F有耕地面積542畝,村民63戶、210人,平均年齡46歲,適齡勞動力123人,其中外出務工和讀書65人,在家務農58人。
黃嶺村3組依托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,積極探索“小田改大田、大戶帶小戶”模式,將碎片化、零散化土地集并,劃分為20-50畝的標準田塊,形成田成方、路相連、渠相通的體系,就近就地引導種植能手、產業大戶等參與流轉經營,最終實現一戶一田,利益共享。
化零為整,“巴掌田”變為“大塊田”,實現一戶一田
小田改大田之前,耕地面積為542畝,一半是蝦稻田,另一半是旱田,由48戶村民經營148塊零散的田塊,戶均3.6塊地、11.3畝;小田改大田之后,耕地面積為571畝,全部是蝦稻田,由30戶村民經營30塊優質、集中、連片的標準田塊,戶均1塊地、19畝。
通過“小田改大田、大戶帶小戶”模式,徹底改變過去田塊分散、大小不一的現象,實現“集中連片、一戶一田”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經營水平。而且將以往小地塊之間的田埂、壟溝整平,拆除了田坎間溝壑,水渠和小路得到復墾,三組土地增加了29畝,增加面積達到5.4%。
二次分紅,“土疙瘩”變為“香餑餑”,實現利益共享
小田改大田之后,村集體通過“統一流轉、掛網發包”的模式,對村民實行二次分紅。通過居間服務,村集體以1元/平方米的價格流轉村民土地,再以1.05元/平方米的價格就近就地流轉給種植能手、產業大戶等,每年收取每畝33元,增加集體收入約18000元。同時,增加的29畝公田以不低于1.2元/平方米的價格發包,每年收取每畝至少800元,增加集體收入約23211元,三組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約41211元。村、組按照六四比例分成,三組可得收益約16484元,戶均分紅約262元。同時,村級抽取的60%用于統籌全村發展,所得收益進行第二次分紅。
“小田改大田、大戶帶小戶”,不僅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,更為富民強村蓄勢賦能。預計今年可增加村民人均收入1萬元,村集體增收約28萬元,集體收入有望突破100萬元。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所形成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正日益顯現。